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Acrylic on Canvas

Acrylic on Canvas
每隔一陣子,便會從新聞紙上讀到某處有拯救被困流浪貓或狗的消息,這類報導,作結的一句往往是「送往愛護動物協會檢查」。其實我關心的,是然後怎樣?是送回原地? 是求其放生?還是等待人道毀滅?害怕尋找真確答案,是因為害怕萬一知道世界的真象會受不了的無力感:出路不是出路,只是伸延了的死胡同,我們一生都在沒出路的迷宮中兜圈子卻自以為會尋找到出路。記得有一次報導,困在樹上的小貓不就範,貓沒捉下來各路人馬只好鳥獸散。妙在人群散開後, 貓便自己走下來施然離開了。大概不牽連到自擾的人類,就是世界的出路。
* 幼稚園五千塊不到請校長。* 幼稚園五千塊不到請兼職校長。* 幼稚園五千塊不到請兼職校長,每天工作三小時,每週五天。* 鄉村幼稚園五千塊不到請兼職校長,每天工作三小時,每週五天。* 只得五名學生的鄉村幼稚園五千塊不到請兼職校長,每天工作三小時,每週五天。* 只得五名只能月付數十元學費的學生的鄉村幼稚園五千塊不到請兼職校長,每天工作三小時,每週 五天。* 只得五名只能月付數十元學費的學生的鄉村幼稚園五千塊不到請兼職校長,每天工作三小時,每週 五天。而該校全職主任的月薪是四千多塊。了解一件事情到甚麼程度,影響人對事情的看法,別太早結案陳詞蓋棺打釘。以上例子,再追下去,可以再次令人推翻現有感受,問題是人對事情要追溯到那個層次?是真相?世事無真相,源頭總有其源頭,找到一個令人安心,不對世界太灰心的「源頭」即作罷。
近日買了影碟來看,他做應該做的事,不做無謂的事。說的是一出就是DVD,而不是出了VCD,要一班等不及DVD的人先買了低質VCD再科水買DVD收藏。(*近年VCD質素差了很多,早前陳奕迅演唱會的VCD,差得連陳奕迅的樣子也不曾看清楚過。)唱功,上佳;樂手,夢幻;編排,一點亦不過時;歌曲,經得起時間考驗;最重要的是,他的投入,你以為陳奕迅唱歌很投入了嗎?天外有天,盧冠廷的投入不是投入,是「上身」,層次不同。話怎麼說?起碼陳奕迅暫時未有吉屎在紅館開騷穿件白襯衣唱到尾,不爆煙花,但有音樂火花,一種香港音樂會少有的火花;有激光,但不及歌手樂手的光芒。喜歡音樂的,請看。
這不是影評,縱然此戲是很值得寫影評的電影。* 一個人早早的起床看早場,早餐不吃,只「走私」了一盒牛奶。* 看早場的原因是想獨佔影院,驚訝於早上九點仍有一定人數入場。* 雖說有一定人數,但空位仍是多數,卻不幸地有兩批人坐在附近。* 說是不幸,因為兩批皆是討厭之流。* 左方一群,大概電影有三份一時間在捽擠手上的膠袋。* 前方一群中的一位女子,手機響個不停,她大概以為自己已設定了震機很體貼盡了公民責任。 抱歉,你手機螢幕的光在漆黑的影院很擾人。* 又是那名女子,每接了電話便向對方解釋「在看電影遲點回你」,天,那你壓根兒開電話幹嗎?* 那天看外國新聞,說美國一名男子在電影院因另一男子在影院內喧鬧,將其射殺;又過了幾天,李純恩於其專欄寫此新聞大快人心。當時感到瘋狂與涼薄,果真針唔桔到肉唔知痛,當時很慶(幸)手上沒手槍。* 有些人進了場,望著大銀幕,我卻懷疑他們是否真的在看,或,他們真的是字面上的在 「看」。故事到了尾聲,老態龍鐘的白蘭芝手拖著已反成長至幾歲小童模樣的畢比特,步姿游 離。此時某部份觀眾笑了!吓?何以有此反應?這幕我可是感傷得鼻涕直流的啊。* 如果全世界的人已變成喪屍,獨你一人,那你就是怪物。 幸好,那天不只我一人對那些可笑之 人嗤之以鼻。
那天在地鐵的車廂內聽著i-pod,播放中的是Crystal Castles的Untrust Us。埋站,走進了一位年青男子,也聽著隨身聽,忽然就跳舞起來了,
車內的人見狀雞飛狗跳鳥獸散,我卻只站在原地---即他的身旁,一個有可能被他的手腳擊中的距離,看他。原因是,他打拍子的節奏,竟然與我聽著的Untrust Us是一樣的!那刻我想,其實有多少人如我,真的有想像過在公共地方放縱一下?他與我們的分別,就在於我們仍然被某種枷鎖綁著吧。或會有人問,能不理別人的感受滿足自己嗎?信我,在車廂多人時,他只安份地站著,不打擾任何人,站在近距的我,也沒被他打中過。如何在旁人眼光,社會秩序,自身慾望中取個平衡,是人生漫長的一課。http://www.youtube.com/watch?v=Xqy5nrzhs0g